
“善战者不败,善败者不亡”出自《将苑·卷一·不陈》。倒不是我读这篇文章了,妙然偶得之,喜欢这句话而已。为什么喜欢,因为太贴切我们行业这几年的现况了,接下来我跟各位看官嘚吧嘚,对部分朋友必定会有所启发。2020-2022这三年咱们这个行业突然产生了多少位千万、数亿、十数亿、数十亿富翁?并没有,刚开始挣了一波,后面把家底都赔光的大有人在,公司名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倒口罩挣了钱的,又去投生产、屯熔喷布、屯口罩,最后当废品废料处理。倒抗原检测试剂盒挣了钱的,现在仓库还有大量过期的,据说广东某公司仅抗原检测条的塑料块都有一个多亿的库存。
新冠检测上下游都是扩厂扩产,现在闲置了,闲置的不是设备和厂房,是之前凭运气挣的钱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,本质是人性贪婪的问题。善战者不败正好把这个解决方案提炼出来了。过去的终究过去了,但是这种案例还会不断地重复,只是希望有人在某些重大决策的时候能想起“善战者不败”。
23年开始行业卷吧?99%的企业肯定是卷的!
又到了另一个做重大决策的时间点了,是逆势扩张,还是亦步亦趋,或是战略收缩?
我认为对于真正有实力的公司一定是逆势扩张,这个道理写在《逆势扩张,上海昊扩打造专业科学仪器平台型公司!》,不在赘述。
对于同质化的,很难提炼竞争力的企业,战略收缩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,只是这个选择很难,因为大多数国人把企业当儿子养。
哪怕养废了也得是自己的儿子,这是面子问题。
面子很重要么?当然很重要,但是这个得看是实的,还是虚的。
实的面子是口碑,是长期主义;虚的面子是陷阱,是穷人思维。
战略收缩包括:
①大力压缩成本,不follow别人,按自己的节奏潜伏甚至是猥琐发育,等待时机。
②出售给别人,套现走人,等有合适的机会再进来,甚至永远不进来了,活一个潇洒快活、通透淡雅。
桃花坞里桃花庵,桃花庵下桃花仙。
桃花仙人种桃树,又摘桃花换酒钱。
酒醒只在花前坐,酒醉还来花下眠。——唐寅《桃花庵歌》
卖公司嘛,不丢人。
善败者不亡,善败不是失败,而是一种心态和认知。坦然面对挫折、明周期、懂放弃、没有执念的人和企业活的更长久。
如果你能看完前面两个小节,你大概率会引用毛主席《七律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中的“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”来反驳我。其实一点不矛盾,你去研究一下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点和革命的进展态势。
彼时是1949年,人民解放军已经飞渡长江天堑,解放南京。势能在我军这边,当然是“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”。
而现在呢?行业几无势能,导致绝大多数企业是没有势能的。当然依然会有少数企业有势能的,比如华大智造、聚光科技、多宁生物、泰坦、阿拉丁,他们就可以不停地收收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