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

老是开会,是管理者的懒惰!

2025-02-20 11:192920

本文从这个电梯广告开始。

我从事创业和管理工作多年,当我看到这个所谓的方法时,我惊呆了!
一起来看一下,问题:项目进展慢,方法:定期开会,每周一次,回报自己的工作情况。
请问这是什么方法?开会就能解决这类问题?
开会只是一种形式,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开会,但是不涉及到本质。
 01 
开会就能解决问题是一种管理惰性
很多公司有点问题,管理层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“开个会”。
以为只要开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,其实很多时候开会仅仅是把信息同步了一下,既没有找到问题的本质,也没有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,至于行动方案、负责人和复盘优化那更是没有了。
企业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,问题也是解决一个又会有下一个;所有的企业真的剥开来看都是一堆的问题,只是有的企业敢于直面问题,然后解决问题,他们的问题会少一些,问题造成的损失会小一些。
所以发生问题的时候要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平常心,至于如何解决问题,丹纳赫有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,叫PSP。

Define: 界定问题,从现象深挖到发生此问题的原因,就是从树冠挖到树根的过程。这个过程,其实类似“见感思行”中的“感”。问题只是表象,你需要去感受/体会/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。

举个栗子:A公司发现某个团队的销售额这个月突然就不行了,团队长说“因为一个大客户本月没有下单”。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回复就是原因,实际上这只是表象,真正的原因应该是这个大客户为什么没有下单。是产品出问题了、服务出问题了、竞品来了、还是项目停了?

Investigate: 找到根本原因。剖析其中最主要原因。PSP讲究你要把所有可能的原因都写出来,然后从中找到影响最大的几个原因(不超过三个,加起来的影响力超过80%),重点去解决这几个原因。这其实类似“见感思行”中的"思“。思考哪些是最主要原因,把精力放在解决最重要问题上。

Verify & Implement:核实并行动

Ensure sustainment: 确保效果持久

在PSP里面,强调的也是把70%的精力放在界定问题,找到根本原因上。找到了根本原因,后面的行动计划自然就会浮出水面。
 02 
怎么开一次成功的会议
去年我在《谁是那个坐在会议室角落的人?》一文提过,这里不再赘述。
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:
①会前有准确,确定好议题;
②会中有主持人,能控场;
③议题有决议,不能议而不决;
④内容有记录,方便跟进和更新;
⑤行动有负责人,有执行结果。

今天我想补充两点:

①必要的会议要形成频率,有完整的议程;

举个栗子:月会肯定是要开的,每月初一次,议程可以包括:经营进展公示、表扬先进、公布政策和活动、成功案例分享等。

②尽量少开会,不能为了开会而开会,出现问题就马上小范围讨论解决问题。

举个栗子:发现销售拜访造假,这就没必要非得等一个会议,马上和当事人及其上司沟通,找到解决方案。

 03 
小结
解决问题开小会,传达指令、宣传思想开大会。
我想说4句特别极端的话,打我的话不要打脸。
①有一些没有参与度的管理者要清出会议决策组织,给他们会议通知和精神就行。
②不要动不动就把所有人拉在一起开大会,一开就是一天,做一些脱离市场、冷漠用户的事情。
③动不动就喜欢开会的人,一定是在管理上很惰性的,以为通过这么轻松的手段就能解决企业问题。
④在会议上老是出金句的人,往往只是“理论家”,不是实干派。

欢迎各位加入“管理者的精神小乐园”,一起探讨管理的问题,不许发广告!
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